三问国家太空实验室:为何建?研究啥?有何用?|世界热文

来源:每日看点快看 时间:2023-02-26 11:49:04

本文转自:中国新闻网

视频: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”开幕 现场开启“太空之旅”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:三问国家太空实验室:为何建?研究啥?有何用?


(相关资料图)

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
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,向公众展示了空间站组合体、天和核心舱等模型。去年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,工程已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。

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、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,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,三舱部署的多个实验柜可在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科学实验,惠及地球上普通人的生活。

为何建:长期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

2月24日,“逐梦寰宇问苍穹—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”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。图为一名小朋友在中国各型运载火箭及火箭发动机模型展品前拍照。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

为何要在距地球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?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说,“和地球上普通的实验室相比,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在于它能提供长时间、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”,这有助于开展探索宇宙起源、揭示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性科学实验,以及面向空间生命科学、材料科学等一系列实验。

“在地球上,生命体和物质受到重力的作用,某些本质规律会被掩盖。空间站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,在微重力条件下有希望发现被重力掩盖的物质本质规律。”张伟说。

此外,由于大气的吸收和干扰,宇宙中的伽马射线、X射线、紫外线、红外线和超长波等无法在地面有效观测到,相关谱段的天文观测需要发射探测器到太空中开展观测。按计划,未来中国还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。这个口径2米、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的航天器将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,有望促进中国光学天文的飞跃式发展。

从国家科学战略发展的角度看,国家太空实验室投入使用,有望让中国空间科学和应用再上新台阶。

研究啥: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科学实验

2月24日,“逐梦寰宇问苍穹—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”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。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世界净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